南水北調工程,世界上比較壯觀的水利坐標之一,歷經10余年建設,自全面通水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可以說,南水北調無論對于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還是對于生態等綜合效益來說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早在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湖北丹江口水庫正式通水的第一股清水開始,自南向北跨越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沿著中線主干渠向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供水,累計向華北地區輸水近96億立方米。不僅如此,南水北調工程還徹底優化了水資源、水環境及城市河湖生態,更成為了沿線北方城市供水的佳保障,尤其是超過5000萬居民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
來,邀您看一組近期權威媒體報道的詳細統計數據: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數據顯示,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北京市累計分水26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100萬人;天津市分水21億立方米,受益人口900萬人;河北省分水1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510萬人;河南省分水33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800萬人。
不難看出,南水北調讓北方沿線一路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從初設計的城市補充水源到現如今很多城市的主力水源。當然,在南水北調工程進行中,也會涉及到諸多考慮因素,比如供水線路、供水水質及供水管道等等。其中深受大家關注的還是水質問題城市輸配水管道問題。其實經過兩年多各方不斷的努力,中線水源區及沿線地區采取強有力的治污環保措施,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之后已確保了水質保持穩定。
據環境監測部門數據顯示,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以上,且一直處于優質飲用水狀態。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通水兩年來水質穩定達標,水量也供應充足。就像很多老百姓說道的那樣,“南水來了以后,水質好,味道甘甜,成了我們老百姓喝水的首選。”
是的,在前段水質能達到如此優質的情況下,城市輸配水管道及小區二次供水管道將保障著末段水質的質量。近幾年,薄壁不銹鋼管道大范圍的應用于很多城市供給水管道項目及小區二次終端供水管道,都受到了多方用戶的極高認可,充分實現了讓到老百姓嘴邊的每一口水的質量都得到保障。
此外,薄壁不銹鋼管道的材質優勢和在供水過程中出色的抗壓、抗震、抗拉拔表現更讓很多水務企業及大眾青睞,諸如永穗管業的薄壁不銹鋼管道在加之雙卡壓式連接可以讓供水管道接口處更堅實、更可靠,從而輕松應對漏水現象、避免優質水體的浪費,這同南水北調工程中的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是十分吻合的。
換句話說,南水北調工程極大的緩解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改變了供水格局,提高了供水保證率。作為薄壁不銹鋼管道領域的永穗管業也始終堅信,隨著薄壁不銹鋼供水管道的大力普及,未來定當為提升各城市的供水效率、為南水北調惠民工程、為保障每個家庭的水質助力!